|
食筍 / 作者:馮時行 |
錦籜初開玉色鮮,烹苞葅脯盡稱賢。
絕能加飯非無補,浪說冰脾苦不便。
一日偶無慵下箸,四時都有不論錢。
寒儒氣味都休問,準擬凌風作瘦仙。
|
|
食筍解釋: 《食筍》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錦籜初開玉色鮮,
嫩綠的竹筍初次冒出地面,色彩如同美玉般鮮明,
烹苞葅脯盡稱賢。
經過烹煮,它們被制成了美味的佳肴,被人們稱作賢良之物。
絕能加飯非無補,
竹筍作為食物,能夠增添飯菜的美味,可謂非常有益。
浪說冰脾苦不便。
有人說竹筍性涼,食用后可能會引起脾胃不適。
一日偶無慵下箸,
有時候我偶然間不想動筷子,
四時都有不論錢。
無論是春夏秋冬,竹筍都可以品嘗,而且不需要花費太多。
寒儒氣味都休問,
寒酸的學者不必問我為什么喜歡食用竹筍,
準擬凌風作瘦仙。
我只是虛構自己,仿佛能夠在風中翱翔,成為一個瘦削的仙人。
《食筍》這首詩詞以描寫竹筍為主題,通過對竹筍的描述和食用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竹筍的喜愛和對美食的贊美。詩中描繪了竹筍初長時的美麗和烹制后的美味,強調了竹筍作為一種食材的獨特價值。同時,詩人也暗示了自己對于寒酸生活的態度,以及對超越現實的向往和想象。整首詩詞樸實而含蓄,通過簡潔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食和理想人生的向往,給人以美好的心靈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