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飛橋 / 作者:馮時行 |
巨木架長虹,橫跨驚湍上。
有如排世難,出力貴用壯。
行人知寶地,非此欲何向。
因懷濟川功,作詩鑱絕嶂。
|
|
雙飛橋解釋: 《雙飛橋》是宋代詩人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座巨大的橋橫跨在湍急的河流上,給人以壯麗而震撼的感覺。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巨大的橋架起了一道長虹,橫跨在湍急的河面上。
它仿佛是攀登世俗困難的艱巨任務,需要付出巨大的力量。
行人們知道這是一塊寶地,若不選擇這條橋,將何去何從。
因為懷念濟川的功績,我寫下這首詩,在這峻峭的山峰上鑿出了文字。
詩意:
《雙飛橋》以描述一座巨大橋橫跨湍急河流的景象為主題,通過描繪橋的雄偉壯觀和行人選擇的難題,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抉擇的思考和對歷史功績的懷念之情。詩中的橋象征人生的道路和抉擇,作者以自然景觀來抒發情感,表達了對艱難抉擇的痛苦和對歷史功業的珍視。
賞析:
《雙飛橋》通過描繪巨大的橋橫跨湍急河流的景象,展示了橋的雄偉和壯麗。詩中使用了形容詞“巨木”和“長虹”來形容橋的巨大和美麗,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震撼感。作者運用“排世難”和“出力貴用壯”來比喻選擇人生道路的困難和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意義。這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抉擇的思考,以及對擔當和努力的贊賞。
詩中出現的“寶地”暗示著橋所代表的道路是一條重要的選擇,它將決定行人的前途和命運。作者問道:“非此欲何向”,表達了對行人們的疑問,如果不選擇這座橋,他們將面臨著迷茫和困惑。這種選擇的困境和權衡在人生中常常出現,作者通過橋的形象將其生動地描繪出來。
最后,作者提到“懷濟川功”,表達了對歷史功績的懷念。這里的“濟川”指的是馮時行曾經任職的地方,他在那里有過杰出的成就。通過寫詩并將其鐫刻在崖壁上,作者表達了對過去功業的珍視和對歷史的回憶。
總的來說,馮時行的《雙飛橋》以其雄偉壯麗的景象和對人生抉擇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歷史功績的懷念之情。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對于人生選擇的艱難和對歷史貢獻的珍視,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