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枕 / 作者:馮時行 |
無節青瑯玕,葛陂化龍余。
可以奉君子,不憚捐其軀。
幽人飽藜莧,總以飫膏腴。
食罷掩關臥,鼻息溪云敷。
斗升乞西江,碌碌愧非夫。
五友平生歡,相從歸故廬。
|
|
竹枕解釋: 《竹枕》是宋代馮時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無節青瑯玕,葛陂化龍余。
可以奉君子,不憚捐其軀。
幽人飽藜莧,總以飫膏腴。
食罷掩關臥,鼻息溪云敷。
斗升乞西江,碌碌愧非夫。
五友平生歡,相從歸故廬。
詩意:
這首詩以寫竹枕為題材,通過描繪竹枕的自然之美和作者與友人的情感交流,抒發了對自然和友誼的贊美之情。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清雅自然的追求,以及對友誼的珍視和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竹枕的美麗和自然的生命力。竹枕無節,青翠欲滴,仿佛是瑯玕玉石一般。葛陂是指葛洪,他以“化龍”著稱,這里葛陂化龍余意味著即使葛洪已經去世,但他的精神和學識仍然流傳下來,可以供奉給賢明的君子。作者表示愿意為了君子的事業奉獻出自己的生命,表達了忠誠和奉獻的精神。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幽居的生活情景。幽人是指隱士,他們滿足于簡單的生活,飽食藜莧(一種野菜),并且總是能享受到美味的佳肴。詩人以此表達了對寧靜淡泊生活的追求,以及對物質欲望的淡化與超越。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作者與友人相聚的情景。吃過飯后,作者在竹枕上休息,鼻息輕柔如云,縈繞在溪谷間。這里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與友人相聚時的愉悅和放松。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愧疚之情。他說自己在斗升(指東方)祈求西江(指西方)的成功和出路,但自己碌碌無為,感到愧對先賢。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五友(指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五位朋友)一生歡樂相伴、共同歸隱故廬的向往和祝愿。
這首詩通過對竹枕、自然和友誼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倫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對清靜寧和的生活態度的贊美。通過簡潔優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