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春曲 / 作者:馮時行 |
柳帶抽春寒氣淺,風光曉引春樓怨。
關山行人久不歸,鸞瘦舞腰雙綬緩。
錦書難寄北征鴻,歸飛海燕翻晴空。
芳菲韶景伴愁老,蘭苑桃花落照紅。
|
|
陽春曲解釋: 《陽春曲》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柳帶抽春寒氣淺,
春天初開的柳樹枝兒勉強抽出來,還帶有一絲春寒的氣息。
詩意:寒冬即將過去,春天的氣息逐漸顯現,但還未完全展開。
風光曉引春樓怨。
清晨的風景引發了春樓的怨念之情。
詩意:春天的風景美麗宜人,但春樓如今空蕩,無人歡唱,怨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
關山行人久不歸,
往來于邊關的行人已經很久沒有回來了。
詩意:邊關險要,行人往來頻繁,但有些人已經很久沒有回來,引發了作者對其安危的思念和擔憂。
鸞瘦舞腰雙綬緩。
鳳凰瘦弱地舞動著瘦腰,雙綬(指雙辮)的動作緩慢。
詩意:鸞鳳作為吉祥之鳥,寓意著美好和吉祥,然而此刻的鸞鳳形態瘦弱,舞動緩慢,體現了時代動蕩的不安和困頓。
錦書難寄北征鴻,
錦繡的書信難以寄送給北方征戰的將士。
詩意:北方戰亂頻繁,將士在遠方奮勇殺敵,然而由于戰亂的原因,與家人和親友聯絡困難,表達了對戰士們的思念和祝福。
歸飛海燕翻晴空。
歸途中的海燕在晴朗的天空中翱翔。
詩意:海燕象征著歸途中的人們,此刻它們在藍天下翱翔,預示著歸途愉快和團聚的喜悅。
芳菲韶景伴愁老,
美麗的花香和優美的景色伴隨著愁苦和衰老。
詩意:盡管周圍的花香和美景仍然存在,但作者的心情卻帶有愁苦和滄桑,反映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慨。
蘭苑桃花落照紅。
蘭苑中的桃花紛紛落下,映襯著斑斕的紅色。
詩意:桃花是春天的象征,然而在蘭苑中,桃花凋謝下來,美麗的紅色照亮了四周,但也隱含著離別和凋零的意味。
這首詩詞《陽春曲》通過描繪春天初開的景象和表達對邊關行人的思念,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轉、逝去的歲月和現實困境的感慨。同時,通過春樓和鸞鳳的描寫,抒發了對安定和和平的向往。詩中所用的意象細膩而富有感染這首詩詞《陽春曲》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對邊關行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柳帶、春樓、鸞鳳、錦書、海燕等意象的運用,詩中透露出對時光流轉、歲月變遷和現實困境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和平安定的渴望。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具有細膩而感人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