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漓山云崖軒 / 作者:方信孺 |
不用窮探費杖藜,隱然林壑挾城陴。
曾遵月洞千巖上,更著云崖一段奇。
指拭軒窗容俎豆,發揮泉石借聲詩。
瞿曇頗似知人意,已約梅花帶雪移。
|
|
漓山云崖軒解釋: 《漓山云崖軒》是宋代方信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漓山云崖軒
不用窮探費杖藜,
隱然林壑挾城陴。
曾遵月洞千巖上,
更著云崖一段奇。
指拭軒窗容俎豆,
發揮泉石借聲詩。
瞿曇頗似知人意,
已約梅花帶雪移。
中文譯文:
不必費力去尋找探索,
山林和峽谷似乎環繞著城墻。
曾經踏上月洞千巖之上,
更加顯著的是那奇特的云崖景致。
我用手指拭去軒窗上的塵埃,
容顏如同供奉的器皿和豆子般純潔。
借助泉水和石頭發揮出詩歌的聲音,
仿佛瞿曇頗能體察人們的心意。
已經約定梅花將帶著雪花飄移而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漓山云崖軒的景致和詩人的感悟。漓山指的是位于中國江西省的景德鎮市,以山水秀麗而聞名。云崖軒是一處位于山林中的居所,其窗戶俯瞰著峽谷和云崖的壯麗景色。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他認為山林和峽谷宛如環繞著城墻般壯麗。接著,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登上云崖之上的月洞,感嘆那里的景色異常奇特。
下半部分描寫了詩人身處云崖軒時的情景。他用手指輕拭軒窗,比喻自己的心境如同清潔的容器。他通過欣賞周圍的泉水和石頭,借用自然的聲音發揮出詩歌的意境。瞿曇指的是佛教中的一個角色,這里用來比喻詩人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感知人們的心意。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許,他已與梅花約定,在雪花飄落時一同出現,寓意春天即將到來,帶來新的希望和美好。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和詩人的感悟,展示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贊美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比喻,表達了自己對清新、純潔和美好的追求,并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與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