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氏山 / 作者:方信孺 |
一徑縈紆夾粉墻,向來臺館化僧房。
周遭老木依然在,曾見劉家偽帝王。
|
|
劉氏山解釋: 《劉氏山》是宋代文人方信孺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徑圍繞著粉墻,一直通向臺館中的僧房。周圍的古老樹木依然矗立,曾經見證了劉家偽帝王的存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景色幽美的地方,這個地方有一條曲折的小徑,連接著被粉墻圍繞的臺館,而臺館中則有一座僧房。詩人提到周圍的古老樹木,暗示著這里的歷史悠久。而詩的結尾,提及了劉家偽帝王,暗示了這個地方曾經歷過政治權力的更迭。
賞析:
《劉氏山》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歷史人物,營造出一種富有詩意的氛圍。詩中的"一徑縈紆夾粉墻"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徑,給人以幽靜、曲折的感覺。"向來臺館化僧房"則暗示了這個地方的歷史淵源,可能是一處有佛教背景的場所。
詩中提到的"周遭老木依然在"表達了歲月流轉中的恒久存在,古老的樹木見證了歷史的變遷,也給人以一種深厚的歷史感。
最后兩句"曾見劉家偽帝王"點明了劉家曾經在這里執掌過偽帝王的權力,這種政治權力的更迭與自然景色形成了對比,凸顯了歷史的變幻和人事的虛妄。
整首詩通過描繪景色,暗示歷史,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歷史的感悟,同時也傳遞了對權力的思考和對人世間虛妄的抒發。這樣深邃的意境和含蓄的表達方式,使得《劉氏山》成為一首別具韻味的宋代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