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 / 作者:李商隱 |
笑啼俱不敢,幾欲是吞聲。
遽遣離琴怨,都由半鏡明。
應防啼與笑,微露淺深情。
|
|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解釋: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是唐代李商隱所作的一首詩。詩中通過房妓代越公房妓化身的妓女以及徐公主的對答,探討了人與情感的關系。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笑和哭兩者都不敢,幾乎要把聲音吞下去。匆忙離開琴聲的哀怨,都是源于半顆明亮的鏡子。要防范哭和笑,微微流露出淺深的情感。
這首詩詞刻畫了代越公房妓和徐公主之間的互動,以及妓女復雜的情感。詩中的“笑”和“哭”象征著人們對情感的不同表達方式。妓女想笑和哭,卻因為不敢或情感復雜而選擇壓抑自己的聲音。她快速地離開了她正在彈奏的琴,并通過一面半明半暗的鏡子來看自己。
“半鏡明”一句可以解讀為妓女看到自己的反射,看到了自己隱藏的情感爆發。這里鏡子的暗喻或可理解為心靈的清明,妓女看到自己隱藏的歡樂和悲傷。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的觀點:要小心控制笑和哭的情感,微微地流露出淺深的情感。作者通過這首詩教導人們在情感表達上要有所節制,不宜過度或壓抑自己的情感,而應適度流露出來。
這首詩采用了簡潔洗練的語言,以及豐富的意象和隱喻手法,既表達了妓女的情感,又表達了作者對情感表達的一種思考。整首詩通過對情感和控制的描繪,引發人們對情感和自我控制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