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恩易鎮豫章丐假還鄉途中偶成十七首 / 作者:吳芾 |
自江至吾廬,七日喜有半。
卻恐席未溫,又過江南岸。
|
|
蒙恩易鎮豫章丐假還鄉途中偶成十七首解釋: 《蒙恩易鎮豫章丐假還鄉途中偶成十七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江至吾廬,七日喜有半。
卻恐席未溫,又過江南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從江邊回到自己的家,七天的行程已經過去了一半。但作者仍然擔心自己的家中還沒有準備好歡迎他的酒席,所以他繼續前行,跨過了江南的岸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焦慮。作者自江邊開始回家,七天已過去了一半,這讓他感到高興。然而,他又擔心自己的家中還沒有準備好歡迎他的酒席,因此他決定繼續前行,跨過江南的岸邊。這種情感的轉折和對未知的擔心展示了作者的細膩和深思。
整首詩詞篇幅短小,卻通過寥寥數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江、廬、席、溫、岸等詞語都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江象征著離別與歸鄉之間的距離,廬象征著家,席和溫則暗示著家人或親友的熱情款待。通過這些象征意象的運用,詩人將個人情感與環境景物相結合,給詩詞增添了一層深遠的意義。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在歸途中的喜悅與憂慮,以及對家庭溫暖的向往。這種抒發內心情感的方式和對生活瑣碎細節的關注,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審美和細致的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