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董伯玉不向東山久韻 / 作者:吳芾 |
塵緣嗟未斷,俗事頗相關。
雖懷林下趣,坐失山中閑。
時信清夜里,夢繞云水灣。
寄語猿鶴伴,明朝歸故山。
|
|
和董伯玉不向東山久韻解釋: 《和董伯玉不向東山久韻》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塵緣嗟未斷,俗事頗相關。
雖懷林下趣,坐失山中閑。
時信清夜里,夢繞云水灣。
寄語猿鶴伴,明朝歸故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吳芾對于塵緣的無奈和遺憾,他感慨人世間的事務紛擾,使人難以擺脫。雖然他心懷山林之趣,但卻無法拋開塵世的紛擾,錯失了山中的寧靜閑適。他在清夜里時常懷念故鄉的山水之美,渴望與猿猴、鶴鳥為伴,期盼著明天能夠歸回故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現實生活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于塵世紛擾的痛苦感受和對山水自然的向往之情。詩人感慨塵緣嗟未斷,意味著人們難以擺脫塵世的困擾,無法擺脫俗事的紛擾。他懷念山林之趣,但坐失山中閑適,無法真正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在清夜里,他的夢境中繚繞著云水灣的美景,這是對故鄉山水的深深思念之情。他寄語猿猴、鶴鳥,希望能夠與它們為伴,象征著他對于與自然相處、追求自由的愿望。最后,他期盼明天能夠歸回故山,回到內心真正的歸宿。
這首詩詞在表達作者對現實的失望和對自然的向往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對山水和自然的描繪,表達了對心靈歸宿的追求。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沖突,同時抒發了對自由、寧靜和純粹的向往。整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精準的表達和意象的運用,傳遞出了深厚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