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魯憲見寄二首 / 作者:吳芾 |
厭直承明老從臣,不將人事撓天真。
幾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為林下人。
竹里醉吟聊遣興,水邊宴坐足怡神。
回思當日游從地,過眼渾如陌上塵。
|
|
和魯憲見寄二首解釋: 《和魯憲見寄二首》是宋代吳芾所作,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魯憲相聚的場景,通過自然山水和友誼的交流,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事的煩擾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厭直承明老從臣,
不將人事撓天真。
幾年欲作山中相,
今日得為林下人。
竹里醉吟聊遣興,
水邊宴坐足怡神。
回思當日游從地,
過眼渾如陌上塵。
這首詩的詩意通過情感和意境的表達,傳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先,詩人表達了對現實世事的厭倦和對表面功名的不屑。他感到對直接承受明君的忠誠職責感到疲憊,不愿將個人利益和權謀左右自己的心靈。這種態度顯示了詩人對人事紛擾的厭惡,追求內心的純真和自由。
其次,詩人對山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多年來一直希望能夠遠離塵囂,過上與山水相伴的生活,與自然為友,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今日終于得以在林下的山水間成為一個隱居者,實現了他的愿望。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繪竹林中的醉吟和水邊的宴會,表達了他在自然中釋放情感、放松心情的愉悅。竹林是一個幽靜而清新的地方,詩人在其中飲酒、吟詩,以此聊以消遣和表達自己的情感。水邊的宴坐給他帶來了愉悅的神情,使他的心靈得到滿足和舒展。
最后,詩人回憶起曾經的游歷經歷,這些經歷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模糊不清,如同過眼云煙,猶如陌生的塵土。這種回憶使他更加堅定了對自然山水生活的向往,也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感慨和對人生流轉的思考。
綜上所述,《和魯憲見寄二首》通過山水意境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紛擾世事的厭倦和對自然山水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他追求內心自由和寧靜的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