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李民載梅花二首 / 作者:吳芾 |
獨坐無聊感歲華,騷人忽寄一枝花。
雖無素手簪羅髻,已覺春生野老家。
|
|
和李民載梅花二首解釋: 《和李民載梅花二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作者獨坐無聊的感受開篇,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然而,正當作者沉浸在思考之中時,一位騷人卻寄來一枝梅花。盡管作者沒有華麗的發髻和華美的飾物,但他已經感受到了春天在田園老家降臨的跡象。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獨坐無聊感歲華,
騷人忽寄一枝花。
雖無素手簪羅髻,
已覺春生野老家。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歲月流逝的感慨,以及一枝梅花的突然到來,表達了時光的無情和自然的美好。作者在獨自思考時感到無聊,暗示了他對光陰流逝的敏感和對年華逝去的無奈。然而,正當他陷入沉思之際,一位騷人寄來一枝梅花,這突如其來的禮物打破了他的孤寂,也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詩中提到作者沒有華麗的發髻和華美的飾物,但這并不妨礙他感受到春天的到來。這種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簡樸生活的熱愛是宋代文人的特點之一。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的簡樸狀態,強調了內心的寧靜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兩句“雖無素手簪羅髻,已覺春生野老家”將詩意推向高潮。詩人以自然的美妙來點明自己的情感,表達了對春天和家鄉的向往。這里的“野老家”指的是詩人的故鄉,暗示著他對田園生活的眷戀和對寧靜自然環境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單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傳達了對歲月流逝和自然美好的思考和感慨。它呈現出一種對平凡生活的贊美和對自然力量的敬仰,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與心靈的交融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