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三首 / 作者:吳芾 |
不才當退縮,何況國阽危。
猶事毛錐子,欲攀丹桂枝。
人憐無好命,自笑不知時。
且盡一樽酒,高歌殿兩眉。
|
|
再和三首解釋: 《再和三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才當退縮,何況國阽危。
猶事毛錐子,欲攀丹桂枝。
人憐無好命,自笑不知時。
且盡一樽酒,高歌殿兩眉。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不才的自嘲和對國家危機的憂慮。他覺得自己就像一根毛細的錐子,努力想攀登高高的丹桂樹枝。雖然人們同情他沒有好命,但他自己卻不知道時機。然而,他決定暫時拋開憂慮,盡情享受喝酒的快樂,在殿前高歌,展現自己的豪情壯志。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和憂國的情感為主題,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迷茫。作者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但又希望能在困境中有所作為,正如努力攀登高枝的錐子一般。他感受到了人們對他的同情,卻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然而,他選擇用酒來暫時忘卻憂愁,高歌表達自己的情感。這種豪情壯志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堅持和對國家未來的關切。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行文簡潔明快,通過對自己和國家命運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時代的關注和對自身價值的思索。同時,詩詞中的酒和高歌元素,使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豪邁和慷慨的氣息,表達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堅定和樂觀。這種對人生的豁達和對命運的堅守,使得這首詩詞在宋代的文學中具有獨特的風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