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黃作霖董伯玉東山嶺上及崇相沙頭會飲二首 / 作者:吳芾 |
寒日傳佳節,聯鑣出近坰。
預憂賓騎散,欲駐日車停。
坐上人頹玉,燈前酒盡瓶。
但知修故事,三日不能醒。
|
|
和黃作霖董伯玉東山嶺上及崇相沙頭會飲二首解釋: 詩詞:《和黃作霖董伯玉東山嶺上及崇相沙頭會飲二首》
詩意:這首詩是吳芾在宋代創作的作品。詩人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日,人們在東山嶺上和崇相沙頭相聚飲酒的情景。詩中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憂慮。詩人身處其中,感嘆賓客早已離散,想要挽留這美好的一天,但時間卻不可阻擋,酒杯也已空盡。詩人只能靜靜坐著,心情低落,玉杯凋零,只能沉浸在回憶的故事中,三日過去了,仍無法從沉思中醒來。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和對美好時刻的懷念。寒日傳佳節,給人一種寒冷季節的感覺,也象征著時間的流逝。詩中的"聯鑣"指人們相聚,"預憂賓騎散"表達了詩人對團聚的擔憂,"欲駐日車停"則表現了他希望時間停留的愿望。詩人坐在那里,看著賓客離去,心情低落,玉杯空盡,表達出他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無奈。最后的"但知修故事,三日不能醒"則表明詩人被回憶所困擾,無法從中解脫出來。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人們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美好時刻的留戀。詩人通過描寫寒冷的冬日和賓客離去的情景,展現了時光的無情和珍貴的瞬間。詩中的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一種深思和共鳴的感覺。這首詩以簡練的筆墨傳達了生命的脆弱和時光的流逝,引發讀者對人生和時光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