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黃作霖董伯玉東山嶺上及崇相沙頭會飲二首 / 作者:吳芾 |
杖藜尋古寺,把酒俯長流。
節物尚三月,風流似十洲。
且看花滿眼,休說錦纏頭。
但得陶陶醉,何妨守舊丘。
|
|
和黃作霖董伯玉東山嶺上及崇相沙頭會飲二首解釋: 《和黃作霖董伯玉東山嶺上及崇相沙頭會飲二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杖藜尋古寺,
把酒俯長流。
節物尚三月,
風流似十洲。
且看花滿眼,
休說錦纏頭。
但得陶陶醉,
何妨守舊丘。
詩意:
詩詞描繪了作者和黃作霖、董伯玉在東山嶺上和崇相沙頭會飲的情景。詩人手拄藜杖,尋找古寺,傾斟美酒,俯瞰長江奔流。雖然已經是三月,但大自然的景物依然美麗動人,使人感覺仿佛置身于廣袤的海洋之中。詩人欣賞著絢爛的花朵,但并不言語贊美自己頭上所纏的錦帶。只要能夠暢快地陶醉其中,何妨守在這座古老的丘陵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現了作者與友人共同品味美酒、欣賞自然的樂趣,并表達了對守舊傳統的珍視。詩中的杖藜、酒、長流、節物、花、錦纏頭、陶陶醉、守舊丘等形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友情和傳統的熱愛和追求。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景物的欣賞,以及對傳統文化和情誼的珍視。
詩詞所傳達的情感和意境使人感受到寧靜、宜人和自然的美好。通過與友人共同品味美酒、賞析自然景物,作者表達出對人生的豁達態度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中的"風流似十洲"一句,將作者與友人的共飲與廣袤的大海相比,展示了他們的豪情壯志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表達方式和樸素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傳統和友情的深情厚意。通過詩人的感悟和表達,讀者也可以感受到詩詞所傳達出的寧靜、豁達、樂觀的情感,以及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