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括蒼陳與叟攜所撰春秋義例見過書于卷后 / 作者:吳芾 |
獨抱麟經三十年,發揮褒貶勒成編。
休嗟當世知音少,自有遺書后代傳。
|
|
括蒼陳與叟攜所撰春秋義例見過書于卷后解釋: 這首詩詞是吳芾在宋代創作的,題為《括蒼陳與叟攜所撰春秋義例見過書于卷后》。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自守護著麟經三十年,
闡發出褒貶之筆,編撰成書。
可惜當世知音稀少,
但仍有遺書傳給后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吳芾獨自心懷經書三十年之久,通過對春秋之義的闡發和褒貶之辭的運用,編纂成一部書籍。然而,他感嘆當世知音少有,只能將自己的心得留在遺書中傳給后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心情和創作歷程。首句“獨抱麟經三十年”傳遞了作者孤獨守護經書的心態和對知識的執著追求。接著,通過“發揮褒貶勒成編”一句,表明了他在書中運用褒貶之辭,對春秋之義進行了闡發和整理。然而,作者感嘆“休嗟當世知音少”,表示他對于能夠理解自己心血和成果的知音的渴望,但卻很少能夠得到。最后一句“自有遺書后代傳”表達了作者的希望,即將自己的所思所得通過遺書傳給后代,讓他們繼承和傳承。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表達,抒發了作者對于知音難尋的感慨和對于知識傳承的希望。它既展示了作者對于經書的珍視和闡發,也反映了他對于學識傳承的責任感。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深邃的內涵和思想感人的情感,展現了作者的學識情懷和文化自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