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何內翰二首 / 作者:吳芾 |
場屋聲名四海知,十年平步上丹聲。
伏蒲議論高千古,視草文章妙一時。
雅望自應登輔弼,壯圖仍欲濟艱危。
誰知竟負經綸志,空使人懷殄瘁悲。
|
|
挽何內翰二首解釋: 《挽何內翰二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何內翰二首
場屋聲名四海知,
十年平步上丹聲。
伏蒲議論高千古,
視草文章妙一時。
雅望自應登輔弼,
壯圖仍欲濟艱危。
誰知竟負經綸志,
空使人懷殄瘁悲。
【譯文】
挽別何內翰(即何充,官至翰林學士)之二
他的聲名傳遍四海,
十年來穩步登上丹墀(指朝廷)。
他在蒲坐下討論高深千古的學問,
他眺望著文采斐然的草書。
他的雅望應當升至輔佐君王的地位,
他仍然懷揣著實現艱難時局的壯志。
誰知道他最終背棄了治國之志,
只是讓人們懷念他為國家而殫精竭慮的悲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吳芾挽詞,表達了對已故朝廷重臣何充的悼念之情。詩中以反問、對比的手法,展現了何充生前的輝煌成就和無奈遭遇,以及詩人對其的敬佩和惋惜之情。
首聯寫道:“場屋聲名四海知,十年平步上丹聲?!薄皥鑫荨敝赋?,指何充在朝廷中的聲名遠播。他以十年平步的功夫,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升至高位。這兩句表達了何充在官場上的輝煌成就和聲名遠播的事實。
接下來的兩句寫道:“伏蒲議論高千古,視草文章妙一時?!薄胺选敝负纬湓谄炎吓c其他文人士子討論學問。他在這些討論中展現出高深博雅的學識,被后人稱贊千古。而他所寫的草書文章,雖然只有一時之妙,卻也才華橫溢。
下闋寫道:“雅望自應登輔弼,壯圖仍欲濟艱危?!痹娙苏J為何充應該登上輔佐君王的地位,繼續為國家盡心盡力。他仍然懷揣著實現艱難時局的壯志,希望能夠挽救國家的危局。
最后兩句寫道:“誰知竟負經綸志,空使人懷殄瘁悲?!比欢?,何充最終背棄了治國之志,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這讓人們懷念他為國家而殫精竭慮的悲哀。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何充的景仰和惋惜之情,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官場的黑暗和人才的浪費。通過對何充的贊美和悼念,詩人反思了時局和人事的不幸,以及對真正能夠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的渴望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