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任漕韻 / 作者:吳芾 |
耆英持漕節,一稔百無憂。
心計唯豐國,文移罕到州。
澤流千嶂雨,效見萬家秋。
早晚趨嚴召,雍容侍冕旒。
|
|
和任漕韻解釋: 《和任漕韻》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耆英手持漕船的權杖,一年豐收百無憂。心思只關注國家富強,文官少有到此地。大雨滋潤千山萬壑,秋天的景象顯現于萬家。時刻準備回應召喚,恭敬地侍奉君王。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耆英(年逾耄耋之人)手持漕船的權杖為主題,表達了耆英們對國家農業豐收的關心和憂慮。他們希望國家富強,以保障人民的安樂和幸福。詩中還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大雨滋潤千山萬壑的場景,以及文官們少有到達此地的情況。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隨時準備回應國家召喚的態度,愿意恭敬地侍奉君王。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富有力度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耆英持漕節、關心國家富強的形象。耆英手持漕船的權杖象征著他們對農業豐收的責任和使命感,他們的努力是為了確保百姓的福祉。詩中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大雨滋潤山川,展現了自然界的豐收和富饒。而文官們少有到此地的描寫,則凸顯了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和耆英們的特殊使命。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隨時準備為國家服務的決心和態度,展示了一種忠誠、敬業的精神風貌。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耆英們對國家富強和民生幸福的關切,同時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個人態度,豐富了詩歌的形象和情感。它展現了宋代社會中耆英們的責任感和為國家貢獻的精神,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和歷史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