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神釋 / 作者:吳芾 |
人生稟一氣,自微而至著。
不問富與貧,不論新與故。
自有形影初,我便相親附。
二子既有言,我寧無一語。
汝形未生時,影復在何處。
偶與我有緣,同生復同住。
幸我所依人,造理仍知數。
身雖未溘然,已辦周身具。
得酒即忘懷,寧復顧毀譽。
醒即看云眠,目送孤鴻去。
我亦得安閑,不憂還不懼。
說與二子知,莫為身外慮。
|
|
和陶神釋解釋: 《和陶神釋》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人生的境遇和態度,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自然的感悟。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生稟一氣,自微而至著。
不問富與貧,不論新與故。
自有形影初,我便相親附。
二子既有言,我寧無一語。
汝形未生時,影復在何處。
偶與我有緣,同生復同住。
幸我所依人,造理仍知數。
身雖未溘然,已辦周身具。
得酒即忘懷,寧復顧毀譽。
醒即看云眠,目送孤鴻去。
我亦得安閑,不憂還不懼。
說與二子知,莫為身外慮。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深沉而超越世俗的視角,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然的感悟。詩中的"稟一氣"指的是人們在出生之初就具有的共同氣質和本質。人從微小到成長,從無名到有名,都是在這一氣質的基礎上展開的。詩人表示不問貧富和新舊,意味著對人事物的評價和區分都是無關緊要的,人生的真正意義在于與自己的內心相親相近。
詩中提到了"形影初",意味著人生最初的時候,我們的影子就與我們緊密相連。"二子既有言,我寧無一語"表達了詩人對言辭和語言的拋棄,認為言語之外的溝通更為重要。接著,詩人提問:"汝形未生時,影復在何處",這是對生命之謎的思考。詩人意識到,與他有緣的人將與他同生共住,他感激所依靠的人,認為他們理解生命的意義。
詩人提到自己的身體雖然尚未走向寂滅,卻已經完成了周身的具體構造,這里可以理解為對生命的肯定和對自我存在的認同。詩人宣揚飲酒后忘卻得失,不再關注名譽和毀譽,從而得到內心的寧靜與自在。而當他清醒時,他會目送孤鴻飛去,表達了對于自然變化和離別的接受和理解。
最后,詩人表示自己也能夠獲得安閑,既不憂慮也不畏懼,他告誡二子不要為身外的事情而擔憂。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然的感悟,強調了內心的寧靜與超脫。它傳遞出一種超越物質和功利的境界,體現了詩人對自我和宇宙的把握和認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