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聳玉亭 / 作者:李呂 |
昔我隱居東,有圃廢不入。
平生愛竹心,要與共晨夕。
種之三二年,小筍生{楫木換角}{楫木換角}。
歷歲既云久,盤根日以辟。
環植數豐挺,大者欲盈尺。
直節勢昂霄,瑩潤如玉立。
邇來苦炎蒸,小亭漫營葺。
東山舊蒲葵,從此可揮擲。
為顧清陰多,更期廣封殖。
本固待時來,春風易為力。
|
|
聳玉亭解釋: 《聳玉亭》是宋代李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聳玉亭
昔我隱居東,有圃廢不入。
平生愛竹心,要與共晨夕。
種之三二年,小筍生枝角。
歷歲既云久,盤根日以辟。
環植數豐挺,大者欲盈尺。
直節勢昂霄,瑩潤如玉立。
邇來苦炎蒸,小亭漫營葺。
東山舊蒲葵,從此可揮擲。
為顧清陰多,更期廣封殖。
本固待時來,春風易為力。
詩意:
《聳玉亭》描繪了詩人李呂在東山隱居時養竹的經歷和心情。他以耕種竹子為樂趣,并與竹共度早晚時光。經過幾年的栽培,竹筍茁壯成長,筆直的竹節高聳入云,宛如玉立。然而,最近的酷暑使小亭被陽光曬得晚上,李呂不得不修葺亭子。他決定將東山的蒲葵挪開,為竹子提供更多清涼的遮蔭,同時期待竹林能夠擴展茂盛。他相信,只要時機成熟,春風的力量將會助力竹林的生長。
賞析:
《聳玉亭》以李呂隱居東山養竹的經歷為背景,通過描繪竹子的成長和自然景觀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時機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如形容竹筍生長的過程、直節如玉的形象和蒲葵移植的決心,展現了詩人對竹子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詩人通過與竹子的親密接觸,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蓬勃,同時表達了對清涼和陰涼之地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給人以清新、自由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