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郭之赴廷試 / 作者:李呂 |
半生鐵硯不償勞,攬鏡驚心已二毛。
縛虎正須還老手,插貂未肯付兒曹。
九天日月披晨翳,三峽魚龍息夜?jié)?br/> 聞說西湖冠天下,水光山色動揮毫。
|
|
送郭之赴廷試解釋: 《送郭之赴廷試》是宋代李呂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半生鐵硯不償勞,
攬鏡驚心已二毛。
縛虎正須還老手,
插貂未肯付兒曹。
九天日月披晨翳,
三峽魚龍息夜?jié)?br/> 聞說西湖冠天下,
水光山色動揮毫。
這首詩詞以送別郭之赴廷試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郭之的祝福和贊美。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詩意和賞析:
半生鐵硯不償勞,
這句話意味著郭之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付出了很多心血,但他的努力似乎無法與所得相匹配。鐵硯是書寫工具,借用它來形容郭之的勞動和辛勞。
攬鏡驚心已二毛。
這句描述了郭之在鏡子前看到自己的面容時的驚訝和不滿。攬鏡是指拿起鏡子觀看自己的形象,二毛是指容顏的皺紋。
縛虎正須還老手,
插貂未肯付兒曹。
這兩句表達了郭之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自信和才華??`虎是指馴服猛虎,還老手表示在合適的時機釋放控制。插貂是指將貂皮做成服飾,付兒曹指出售給兒曹,暗示郭之的才華不愿輕易示人。
九天日月披晨翳,
三峽魚龍息夜?jié)?br/> 這兩句描繪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九天日月披晨翳表示黎明時分日月的光芒透過薄霧。三峽魚龍息夜?jié)蜗蟮孛枥L了夜晚的江水波瀾壯闊,仿佛有魚龍在其中游動。
聞說西湖冠天下,
水光山色動揮毫。
這兩句贊美了西湖的美景和靈感。西湖以其美麗的水光和周圍山色而聞名,它被形容為冠絕天下。水光山色動揮毫表示西湖的景色如此動人,激發(fā)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對郭之的祝福,展示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熱愛。同時,通過對郭之的才華和努力的贊美,也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鼓勵。整首詩詞以簡潔、意境深遠的語言,讓讀者在品味美景的同時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和對藝術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