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楊道父赴廷試 / 作者:李呂 |
每念先游嘗慨嘆,於君先世最周旋。
神駒墮地真千里,老木蟠空已百年。
此去漢庭應籍甚,向來蜀產久蕭然。
錦衣歸日烘晴晝,應與萊衣巧斗鮮。
|
|
送楊道父赴廷試解釋: 《送楊道父赴廷試》是宋代詩人李呂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楊道父赴京參加科舉考試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別的感慨和祝福之情。
詩意:
這首詩以楊道父赴京參加廷試為背景,抒發(fā)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感嘆和祝福之情。作者感嘆自己曾與楊道父長期相伴,如今他要離去,心中不禁感慨萬分。詩中描繪了一匹神駒墮地千里,一棵老木蟠空百年的景象,暗喻著楊道父離開故鄉(xiāng),前往京城追求功名,跋涉千里,歷經艱辛。作者對楊道父的前途充滿期待,并希望他能在京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歸來之日與作者一同歡慶。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和對友人的美好祝愿。詩中描繪的神駒墮地和老木蟠空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對楊道父離別的思念之情。通過對物象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轉化為形象的藝術表達,使詩意更加深遠。
在宋代社會,科舉考試是一條通向功名和社會地位的重要途徑。詩人對楊道父的赴京參加廷試充滿期待,希望他能在考試中有所斬獲,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錦衣歸日烘晴晝,應與萊衣巧斗鮮,表達了作者對楊道父未來的光明前景的預期。萊衣是一種織物,與錦衣相對,巧斗鮮指的是楊道父將來在京都的精彩表現。整首詩意蘊含著友情、離別、期待和祝福,給人以溫暖、感人的感受。
這首詩以簡練而有力的語言,凝聚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展現了離別時的情感和期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巧妙地將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使詩詞更富有意境和感染力。它不僅反映了宋代社會科舉制度的特點,也展示了人們對友情和未來的美好祝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