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調 / 作者:李呂 |
兩鬢垂。
珠璣滿斗猶慵起。
玉馬象盤還得意。
漏冷銅烏喚不_,更移紅燭桃花底
花底。
錦鋪地。
繡浪瓊枝光似洗。
一心長在金盆里。
翠袖懶遮纖指。
珠璣滿斗猶慵起。
過盡紅樓春睡。
|
|
前調解釋: 《前調》是一首宋代李呂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兩鬢垂。
我的兩鬢已經斑白。
珠璣滿斗猶慵起。
珠璣裝滿斗,仍然懶散地不肯起床。
玉馬象盤還得意。
玉馬和象牙棋盤仍然自得其樂。
漏冷銅烏喚不_,
時間已經過去,銅烏報時聲不再響起,
更移紅燭桃花底花底。
我更加挪動紅燭,照亮桃花的底部。
錦鋪地。
錦繡的地面。
繡浪瓊枝光似洗。
繡著波浪和瓊枝的圖案,光彩如洗。
一心長在金盆里。
我的心一直留在金盆里。
翠袖懶遮纖指。
翠綠色的袖子懶散地遮住纖細的手指。
珠璣滿斗猶慵起。
珠璣裝滿斗,仍然懶散地不肯起床。
過盡紅樓春睡。
紅樓中的春天睡眠已經過去。
這首詩詞以描寫作者自身的心境為主題,通過描繪靜謐而富有詩意的場景,表達了作者的懶散和無所事事的心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如兩鬢的垂白、珠璣滿斗的慵懶、玉馬和象盤的得意、冷漏銅烏的靜寂、紅燭桃花底的移動、錦鋪地的華麗、繡浪瓊枝的光彩、金盆中的心思等。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創造了一種富有情趣和意境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逍遙自在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清新婉約的風格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