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寄情) / 作者:李呂 |
臉上殘霞酒半消。
晚妝勻罷卻無聊。
金泥帳小教誰共,銀字笙寒懶更調。
人悄悄,漏迢迢。
瑣窗虛度可憐宵。
一從恨滿丁香結,幾度春深豆蔻梢。
|
|
鷓鴣天(寄情)解釋: 《鷓鴣天(寄情)》是宋代詩人李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臉上的妝容像殘霞一樣漸漸褪去,喝了一半的酒也漸漸消散。
晚妝已經卸完,但我感到無聊。
金色的帳幕中,誰來與我共享,銀字的笙聲又冷冷地懶得奏調。
人靜悄悄,時光流轉緩慢。
瑣窗前虛度的時間真可憐,夜晚如此漫長。
我曾因愛恨交纏而結下恨意,而如今已經經歷了幾度深春,豆蔻的枝條已經茂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女子的寂寞和無聊的夜晚。她面上的妝容逐漸褪去,喝的酒也漸漸消散,晚妝卸完后卻感到無聊。她坐在金色的帳幕中,卻無人與她共享,銀字的笙聲也冷漠而懶散。整個夜晚都很靜謐,時間過得很慢。她在瑣窗前度過了可憐的時光,夜晚漫長而孤寂。她曾因愛情的糾葛而懷有深深的恨意,經歷了幾個春天的變遷,豆蔻的枝條已經長得茂盛。
賞析:
這首詩以寂寞的情緒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女子的內心世界。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繪臉上殘霞褪去和酒消散的情景,表達了女子心情的變化。晚妝勻罷卻無聊,反映了她內心的空虛和無聊感。金泥帳小教誰共,銀字笙寒懶更調,表達了她渴望有人陪伴的愿望,但卻感到孤獨和冷漠。人悄悄,漏迢迢,通過對時間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夜晚的寂靜和漫長。瑣窗虛度可憐宵,抒發了她對虛度時光的悲涼和無奈。一從恨滿丁香結,幾度春深豆蔻梢,通過對恨意和時間的暗示,表達了她經歷了愛情的痛苦和變遷。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意境展示了女子內心的孤寂和寂寞,同時也表達了對愛情和時光流轉的思考。李呂通過獨特的表達方式,將女子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形成了一幅寂靜而凄美的畫面,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