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九曲棹歌 / 作者:留元剛 |
一曲初篙上水船,翠峰蒼壁挾洄川。
采幢幔屋今何在,空有丹爐石鼎煙。
|
|
武夷九曲棹歌解釋: 《武夷九曲棹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留元剛。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曲初篙上水船,
翠峰蒼壁挾洄川。
采幢幔屋今何在,
空有丹爐石鼎煙。
譯文:
一曲初次揚帆的水船,
翠綠的山峰夾著流淌的河水。
過去的幢幔和樓閣如今何處,
只剩下空蕩蕩的丹爐和石鼎的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乘船行經武夷山時的景象和感慨。開頭的“一曲初篙上水船”意味著詩人第一次乘船在水上航行。接著描述了武夷山的壯麗景色,翠綠的山峰夾著流淌的河水,形成了壯美的景觀。然而,接下來的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輝煌和榮耀的懷念。幢幔和樓閣是過去的建筑,而今已蕩然無存,只剩下空蕩蕩的丹爐和石鼎冒著薄薄的煙。
賞析:
《武夷九曲棹歌》通過描繪武夷山的美景和描述過去的輝煌,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詩人以船行武夷山為背景,通過山峰和河水的描繪,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然而,接下來的兩句則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過去輝煌的建筑和景觀已經消失,只有空蕩蕩的丹爐和石鼎,給人一種淡淡的凄涼和寂寥之感。這首詩通過景物的描寫,喚起了讀者對過去興盛和輝煌的回憶,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物是人非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詞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深刻感慨,給人以沉思和回味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