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九曲棹歌 / 作者:留元剛 |
二曲崚嶒三石峰,當時秦女采芙蓉。
至今湯沐臨清泚,不作巫陽十二重。
|
|
武夷九曲棹歌解釋: 《武夷九曲棹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留元剛。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武夷九曲棹歌》
二曲崚嶒三石峰,
當時秦女采芙蓉。
至今湯沐臨清泚,
不作巫陽十二重。
譯文:
兩條曲流環繞三座石峰,
當年秦國的女子采摘芙蓉。
直到今日,溫泉沐浴在清澈的澤水之畔,
再也沒有像巫山那樣的十二層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武夷山的風景和歷史傳說。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是中國著名的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勾勒出了山巒的壯麗景色。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武夷山的地貌景觀,使用了"二曲崚嶒三石峰"的描寫,表現出山峰的險峻和高聳。第二句提到了秦國時期的女子采摘芙蓉的情景,可能是在武夷山的山間湖泊或澤地上采摘芙蓉花。這一描寫展示了武夷山的自然美和人文歷史。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對武夷山的現狀和歷史的思考。第三句提到了湯泉(即溫泉)沐浴在清澈的澤水之旁,暗示著武夷山的美景依然存在至今,人們仍然可以享受到這片凈土的恩賜。最后一句"不作巫陽十二重"則引用了巫山的傳說,巫山被認為是巫師和神仙居住的地方,擁有十二層樓,而武夷山雖然美麗,但沒有像巫山那樣的神秘和神奇。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展示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底蘊,同時也表達了對武夷山的獨特之處的思考。它描繪了山巒的雄偉壯麗、自然環境的清幽宜人以及歷史傳說的魅力,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