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成五章 / 作者:李商隱 |
沈宋裁辭矜變律,王楊落筆得良朋。
當時自謂宗師妙,今日惟觀對屬能。
李杜操持事略齊,三才萬象共端倪。
集仙殿與金鑾殿,可是蒼蠅惑曙雞。
生兒古有孫征虜,嫁女今無王右軍。
借問琴書終一世,何如旗蓋仰三分。
代北偏師銜使節,關中裨將建行臺。
不妨常日饒輕薄,且喜臨戎用草萊。
郭令素心非黷武,韓公本意在和戎。
兩都耆舊偏垂淚,臨老中原見朔風。
|
|
漫成五章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漫成五章》
沈宋斷辭挾傲色,王楊揮筆得佳朋。
當初自稱宗師妙,如今只能觀看欣賞。
李杜才智并重,洞悉天地萬物的本質。
集仙殿和金鑾殿,卻成為蒼蠅誤入黃昏的雞群。
古時有生兒孫征虜,如今嫁女嫁不出王右軍。
問及琴書終一生,不如倚賴旗蓋仰仗三分天命。
代北的使節戰銜高,關中的裨將建行臺。
倒不如時常放縱,喜歡擔當戰爭時使用簡單的辦法。
郭令的素心不愛武爭,韓公的本意在于安撫征戰。
兩地的佐吏老去時,見到中原的寒冷北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李商隱自謙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在文學上的得意和沉溺,同時也暗示了自己的無奈和無能。他以諷刺和自嘲的方式,比較了自己和沈宋、王楊這些才華橫溢的文人,承認自己在才華和成就上相形見絀。
詩中用生兒孫征虜和嫁女出嫁的比喻,表達了古代士人追求功名利祿以達到家族榮耀的傳統觀念。琴書和旗蓋的對比,暗示了作者對于靈魂的選擇,認為奮斗和人生的意義并非都體現在功成名就上,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機遇。
在詩的最后兩句中,作者引用了郭令和韓公這兩個歷史人物,表達了對于和平與戰爭的思考。通過這些反諷和比喻,詩人表達了對于時代和現實的深刻觀察和思考。整首詩情緒抑制,語言簡練,反映出作者對自身才華和人生意義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