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姚孝子廬偶書 / 作者:李商隱 |
拱木臨周道,荒廬積古苔。
魚因感姜出,鶴為吊陶來。
兩鬢蓬常亂,雙眸血不開。
圣朝敦爾類,非獨路人哀。
|
|
過姚孝子廬偶書解釋:
過姚孝子廬偶書
拱木臨周道,荒廬積古苔。
魚因感姜出,鶴為吊陶來。
兩鬢蓬常亂,雙眸血不開。
圣朝敦爾類,非獨路人哀。
譯文:
我來到姚孝子廬前,
古老的廬宇被荒廢,
木柱拱起,道路蜿蜒。
廬內(nèi)積滿了苔蘚。
魚兒因為感受到姜氣而出現(xiàn),
鶴鳥為了致敬陶淵明而飛來。
我雙鬢常常凌亂不整,
我的雙眼流血不止。
圣朝的形勢不容樂觀,
不僅僅我一個行人感到悲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寂寞、荒涼的景象。詩人以姚孝子廬為背景,通過廬宇的荒廢、道路的荒涼和廬宇周圍的景象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孤獨和痛苦。詩人的形象描寫中,凌亂的雙鬢和流血的雙眸象征了他內(nèi)心的痛苦和頹廢。最后兩句中,詩人通過表達"圣朝敦爾類,非獨路人哀",不僅僅把自己的悲戚表達出來,還表達了整個時代的不幸和失意。
賞析:
《過姚孝子廬偶書》是李商隱的一首寓情詩。通過描繪荒涼的姚孝子廬,詩人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孤獨和痛苦。詩中寓情較深,通過廬宇的荒廢、道路的蜿蜒和廬宇周圍的景象,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感。詩人運用凌亂的雙鬢和流血的雙眸來形容自己內(nèi)心的痛苦,增強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整首詩所表達的孤獨和痛苦情感與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相呼應,具有深刻的意義。整首詩行文平穩(wěn),婉轉(zhuǎn)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哀愁和失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