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水寓武信二首 / 作者:李石 |
前時布谷鳴,早種不入土。
翻然變陰沴,兩旬作淫雨。
半夜水囓堤,一決不及御。
貧民無燈火,下應酬已沒股。
曉登樹杪呼,出沒見屋膂。
舟車或幸災,桂玉豈易煮。
天數茍有定,民患誰適與。
我窮一席地,此憂豈暇汝。
為汝愁天公,閉戶不欲語。
|
|
大水寓武信二首解釋: 《大水寓武信二首》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大水寓武信二首
前時布谷鳴,早種不入土。
翻然變陰沴,兩旬作淫雨。
半夜水囓堤,一決不及御。
貧民無燈火,下應酬已沒股。
曉登樹杪呼,出沒見屋膂。
舟車或幸災,桂玉豈易煮。
天數茍有定,民患誰適與。
我窮一席地,此憂豈暇汝。
為汝愁天公,閉戶不欲語。
詩意和賞析:
《大水寓武信二首》通過描繪大水泛濫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民眾遭受洪澇災害的關切和憂慮。詩中暗示了自然災害對人們生活的嚴重影響,以及社會的不公平和無奈。
詩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大雨連綿不止,導致農作物無法播種,水勢泛濫,決堤,貧民們默默承受著困苦與無助。他們沒有燈火照明,甚至連基本的生活需求都無法滿足。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聲嘶力竭地呼喊,卻無人應答。舟車行進也面臨著災難,珍貴的財富也難以保全。作者思考著,天災來臨時,無論地位貧富,誰能幸免于難呢?他感到自己只能在一方狹小的土地上尋求安身之地,而這份憂慮又如何能分擔給他人呢?他為這些痛苦和困境而憂愁,但卻無法與上天對話,只能閉門不語。
整首詩以洪澇災害為背景,通過描繪人們生活的困境和作者內心的愁苦,傳達了對天災人禍的無奈和對社會不公平的思考。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流露出對人間苦難的同情和對社會現象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