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水寓武信二首 / 作者:李石 |
民無穴居智,不知彼狐貍。
奔流決戶入,尚懷囊橐資。
倉卒老稚計,共此高樹棲。
茫茫無舟筏,渺渺失陵陂。
號呼性命急,千鈞懸一絲。
引手幸免魚,十五為流尸。
古今民父母,唯有愷悌詩。
吾詩本不作,聊以箴厥堤。
|
|
大水寓武信二首解釋: 《大水寓武信二首》是宋代詩人李石創作的詩詞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大水泛濫的場景,抒發了作者對人們智慧的呼喚和對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思考。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民無穴居智,不知彼狐貍。
奔流決戶入,尚懷囊橐資。
倉卒老稚計,共此高樹棲。
茫茫無舟筏,渺渺失陵陂。
號呼性命急,千鈞懸一絲。
引手幸免魚,十五為流尸。
古今民父母,唯有愷悌詩。
吾詩本不作,聊以箴厥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大水泛濫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寫人們在水患中的境遇,表達了對智慧和互助精神的思考。
詩的開頭寫道:“民無穴居智,不知彼狐貍。”這里的“民”指的是普通人民,他們缺乏應對災害的智慧,不了解災難的真相,有如不知道狐貍的真實面目。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人們缺乏應對能力和對災害缺乏了解的憂慮。
接下來的幾句“奔流決戶入,尚懷囊橐資。倉卒老稚計,共此高樹棲。茫茫無舟筏,渺渺失陵陂。”描繪了大水泛濫的情景,人們匆忙中只能帶著一些行李,老幼之間也只能共同躲避在高樹上,茫茫水中沒有舟筏可乘,失去了往日的安寧和家園。
詩的后半部分寫到:“號呼性命急,千鈞懸一絲。引手幸免魚,十五為流尸。”這里表達了生死存亡的緊迫感,生命岌岌可危,僅僅一線之差。有些人幸運地能夠掙扎著保住性命,但也有許多人不幸沉入水中,成為了水中的尸體。
最后兩句“古今民父母,唯有愷悌詩。吾詩本不作,聊以箴厥堤。”表明這首詩的創作目的并非為了寫詩本身,而是借詩來勸勉人們。作者提到愷悌,愷悌在古代是尊敬父母孝順的典范,這里引用愷悌詩,意味著通過此詩來告誡人們要學習愷悌的美德,關愛他人,共同渡過困境。
《大水寓武信二首》以災難為題材,通過描寫人們在大水泛濫中的困境和求生的掙扎,彰顯了作者對智慧和互助精神的呼喚。詩中所表達的困境和掙扎,以及對人性的思考,使得這首《大水寓武信二首》的詩詞充滿了對災難和人性的思考。它描述了大水泛濫的情景,揭示了人們在困境中的無助和脆弱。詩中呼吁人們擁有智慧和互助的品質,以共同應對災難。通過引用愷悌的典范,詩人表達了他對人們互相關愛的希望,以及對困境中存活下來的人們的敬意。這首詩以其深刻的詩意和對人性的思考而引人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