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 / 作者:李石 |
大渡河邊瘴霧濃,邛崍關下木蘭紅。
得州自昔連江雨,此地仍多出竅風,一笑萱花親念遠,三生藜杖子心同,莫緣險阻欺方寸,忠信元來處處能。
|
|
木蘭解釋: 《木蘭》是宋代詩人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木蘭》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渡河邊瘴霧濃,
邛崍關下木蘭紅。
得州自昔連江雨,
此地仍多出竅風。
一笑萱花親念遠,
三生藜杖子心同。
莫緣險阻欺方寸,
忠信元來處處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美的畫面:大渡河邊瘴霧彌漫,邛崍關下的木蘭花盛開如火。詩人談到了得州的連綿雨水和這個地方常年吹來的奇異風。詩中還表達了萱花的微笑使人追念遙遠的親人,三世的藜杖相伴,心意相通。最后,詩人告誡人們不要被險阻所欺騙,忠誠和信義本就融入我們的每一個角落。
賞析:
《木蘭》以生動的意象描繪了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的交融。大渡河邊瘴霧濃,邛崍關下木蘭紅,通過對景色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的壯美和生機。得州自昔連江雨,此地仍多出竅風,通過“連江雨”、“出竅風”等詞語的運用,表達了這片土地上獨特的氣候特點,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感官沖擊。
詩中的木蘭、萱花、藜杖等形象,代表了人物與情感。木蘭作為女性英雄的象征,展現了她的勇敢和堅韌,木蘭紅更是象征著英勇和熱情。詩中提到的萱花和藜杖,則表達了深情和忠誠。一笑萱花親念遠,三生藜杖子心同,這些形象的描繪給人以溫暖和共鳴,突顯了親情、友情和忠誠的主題。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忠誠和信義的重要性。莫緣險阻欺方寸,忠信元來處處能,這是詩人對人們的告誡和期望,要求我們在面對困難和考驗時,堅守忠誠和正直的原則。
總體而言,李石的《木蘭》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繪,傳達了忠誠、勇敢和情感的價值,喚起人們對于親情友情的思考,表達了對于正直和忠誠的崇高追求。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象和深邃的詩意,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