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城二絕 / 作者:李石 |
塹成雉堞繞蠶叢,漢棧分明蜀徼通。
只說金牛能誑客,已輸巴粟到關中。
|
|
秦城二絕解釋: 《秦城二絕》是李石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秦城的景色和歷史背景,展現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和權謀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塹成雉堞繞蠶叢,
漢棧分明蜀徼通。
只說金牛能誑客,
已輸巴粟到關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秦城為背景,通過描繪城墻、棧道和交通要道等景觀,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和政治權謀的思考。
第一句"塹成雉堞繞蠶叢",形象地描繪了城墻峻峭高聳,像一道道錯綜復雜的羽毛環繞在蠶絲之上。這句詩意呼應了秦城的雄偉和壯麗,通過嵌套的比喻手法,使詩詞更富有韻律感。
第二句"漢棧分明蜀徼通",描述了棧道分明,使得蜀地與秦地之間的交通暢通無阻。這句詩傳達了在歷史上,秦城作為重要的交通要道,連接了蜀地和秦地,使得兩地之間的交流與往來順暢,也展現了秦城在政治和經濟上的重要地位。
第三句"只說金牛能誑客",金牛指的是金牛山,以山形似牛而得名,詩中使用了能誑客的修辭手法,暗示了秦城的巧妙策略和政治手段。這句詩表達了權謀和欺詐的一面,暗示了政治斗爭中的智慧和謀略。
最后一句"已輸巴粟到關中",意味著巴國的糧食和物資已經輸送至關中。這句詩揭示了秦城在物資運輸和經濟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也體現了秦城作為物資集散地的地位。
綜合來看,這首詩詞通過對秦城景物的描繪,展示了城市的壯麗和重要性。同時,通過隱喻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權謀和政治智慧的思考,以及城市作為交通和物資樞紐的地位。這首詩詞在形式上使用了韻律工整的語言,使得詩意更加凝練和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