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三昧泉 / 作者:李石 |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蓮蕊。
泉上碧眼師,秋月照清泚。
玉籢開明鏡,肝膽兩冤鬼。
若為人面創,如以佛手洗。
遂解七國仇,化為三昧水。
我來愧塵纓,與世無愧喜。
平生一瓢心,屬饜豈為己。
定知蜀山龍,云雨高臥里。
微絲出游戲,僧飯冰入齒。
灌溉丹穴深,窈窕滄海底。
人怨旱火焦,雷公費鞭箠。
請師拄杖頭,攪山喚龍起。
|
|
題三昧泉解釋: 《題三昧泉》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蓮蕊。
在乳峰上結霜雪,金色的地上開放白蓮。
這兩句描繪了泉水源頭泉眼周圍的景色,以冰雪和蓮花為象征,形容泉水的清澈純凈。
泉上碧眼師,秋月照清泚。
泉眼中有一位有著綠色眼睛的神秘人物,秋月照耀著清澈的泉水。
這兩句描述了泉眼中的神秘人物和泉水被秋月照亮的情景,給人一種神秘而清幽的感覺。
玉籢開明鏡,肝膽兩冤鬼。
玉瑟撞擊開啟明鏡,肝和膽兩個怨鬼。
這兩句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俗、洞悉人心的境界,以及肝膽兩個怨鬼的象征意義。
若為人面創,如以佛手洗。
如果有人臉上有傷口,就像用佛手洗凈一樣。
這兩句描繪了一種治愈、凈化傷口的意象,暗示著泉水具有神奇的療愈力量。
遂解七國仇,化為三昧水。
最終解除七國之間的仇恨,轉化為三昧水。
這兩句表達了泉水的神奇力量,它能解除人們之間的仇恨,達到心靈的和諧與平靜。
我來愧塵纓,與世無愧喜。
我來到這里,感到慚愧,與世無爭而感到喜悅。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在泉水前的謙遜之情,以及在超脫塵世之后所獲得的喜悅和滿足。
平生一瓢心,屬饜豈為己。
一生只有一顆滿足的心靈,難道是為了自己的滿足嗎?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個人欲望的反思,呼喚人們以更高的境界看待自己的欲望和追求。
定知蜀山龍,云雨高臥里。
我深知蜀山之龍,它在云雨之中高高躺臥。
這兩句描繪了蜀山的神秘和龍的高貴,以及它們與泉水之間的聯系。
微絲出游戲,僧飯冰入齒。
微弱的水絲從泉眼中流出,僧人的飯菜像冰一樣入口。
這兩句表達了泉水的清涼和清潔,以及與僧人的生活相聯系。
灌溉丹穴深,窈窕滄海底。
灌溉丹田深處,如同在滄海的深處。
這兩句表達了泉水的滋潤和灌溉的意義,以及其在人體內的神秘作用。
人怨旱火焦,雷公費鞭箠。
人們因旱災而怨恨,雷公費力驅打鞭。
這兩句表達了人們對于旱災的抱怨和不滿,以及期待神靈的干預。
請師拄杖頭,攪山喚龍起。
請教師以拄杖敲擊山頭,以喚醒蟄伏的龍。
這兩句描繪了一種祈求神龍的場景,以及對于高人智慧和力量的仰望。
《題三昧泉》通過描繪泉水的景色、神秘人物和水的神奇力量,表達了對于心靈凈化、和諧與治愈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如金色的蓮花、綠色的眼睛、明鏡和肝膽冤鬼等,使整首詩充滿了神秘與內涵。詩人通過對泉水的贊美和自省,呼喚人們超越個人欲望,追求心靈的滿足和與世無爭的喜悅。整首詩意境高遠,意蘊深邃,給讀者帶來一種超然物外、寧靜祥和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