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彭受代遷靜正堂以代者未到漫興二首 / 作者:李石 |
客宦去未得,山風來不遲。
東湖霜后冷,北斗夜深移。
老檜新翻葉,狂花故著枝。
憂時恐無補,只益鬢絲垂。
|
|
天彭受代遷靜正堂以代者未到漫興二首解釋: 《天彭受代遷靜正堂以代者未到漫興二首》是宋代李石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客宦之人未能如愿遷居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zhuǎn)、人事變遷的感慨和憂慮之情。
詩詞中提到了客宦未得歸處,山風遲遲而來的情景。東湖霜后的清冷,北斗深夜的移動,都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在這樣的背景下,老檜重新翻動著嫩綠的葉子,狂花卻依舊開放在舊枝上。這些景象與主人公的心情相呼應(yīng),既有對過去的留戀和懷念,又有對未來的憂慮和不安。
詩人憂慮時光的流逝可能無法彌補自己的憂傷,只能讓他的白發(fā)垂下來。這里的白發(fā)是時光流轉(zhuǎn)的象征,代表著歲月的痕跡和人生的滄桑。詩人意識到自己的憂慮和擔憂可能無法解決問題,只能讓他變得更加憔悴。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憂慮之情。通過描繪客宦之人未能如愿遷居的心情和自然界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擔憂。整首詩以寥寥數(shù)語展示了作者內(nèi)心的憂傷和深思,引發(fā)讀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滄桑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