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閒居二首 / 作者:李石 |
七歲投閒日,渾如未第初。
牛衣困襤縷,鶴飯愧粗疏。
圣有杯中露,朝無別后書。
溫尋皆舊學,風雨歲時余。
|
|
閒居二首解釋: 《閒居二首》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這首詩有兩首,描述了李石在寧靜的居所度過的閑適生活。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七歲投閒日,渾如未第初。
牛衣困襤縷,鶴飯愧粗疏。
圣有杯中露,朝無別后書。
溫尋皆舊學,風雨歲時余。
譯文:
七歲的時候,我就追求閑適的生活,如同剛剛開始一樣。
穿著破舊的牛衣,卻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拙劣。
即使有圣人在杯中倒出甘露,我也沒有朝廷的官職,不能獲得別人的書信。
只有在溫暖的地方尋求知識,這些都是舊時的學問,歲月的風雨已經過去。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李石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并以自己少年時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對過去歲月和學問的回憶。詩人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己過著樸素的生活,穿著破舊的衣服,吃著簡單的飯菜。他沒有追求權勢和名利,而是在安靜的環境中尋求內心的滿足和智慧的追求。盡管沒有官位和權威的認可,他仍然保持著對知識的熱愛和對過去學問的堅守。
賞析:
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以自己少年時的經歷為背景,通過對牛衣、鶴飯等日常生活瑣事的描寫,展現了一種簡樸而自足的生活態度。詩中的"圣有杯中露,朝無別后書"表明詩人并不追求權勢和名利,而是注重內心的滿足和對知識的追求。最后兩句"溫尋皆舊學,風雨歲時余"則表達了他對過去學問的懷念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淡泊的情感,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態度和追求精神,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