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喜雨 / 作者:李石 |
云色垂軒潑墨深,夜聞蕭瑟振枯林。
自憐一榻清涼意,想見千畦饜飫心。
共道蘇天私此澤,后來商旱更誰霖。
公歸還記田田業,坐看荷珠自勸斟。
|
|
次韻喜雨解釋: 《次韻喜雨》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色垂軒潑墨深,
夜聞蕭瑟振枯林。
自憐一榻清涼意,
想見千畦饜飫心。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雨后的景象。軒窗下云色低垂,如同深墨潑灑在紙上一般濃郁。夜晚里,聽到寂靜中傳來枯林中被風響動的聲音。詩人自憐寂靜的居處給他帶來了清涼的感覺,他幻想著看到田地上的千畦莊稼豐收的景象,這使他感到滿足和愉悅。
共道蘇天私此澤,
后來商旱更誰霖。
公歸還記田田業,
坐看荷珠自勸斟。
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恩賜雨水的感激之情。他說大家都認為這場雨是蘇天(即上蒼)對他個人的恩賜,使他的田地獲得了滋潤。然而,他也提到商旱,暗示后來的干旱天氣,讓他們更加渴望雨水。盡管如此,他仍然牢記自己作為農民的責任,要回歸農田,繼續耕種。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坐下來觀賞荷葉上的水珠,自我勸慰舒懷的心境。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雨后的景象和詩人對雨水的欣喜之情。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的意象豐富而生動,給人以清新的感覺。同時,詩人也在表達對農業的關注和對自己職責的認同,展現了他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執著。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自然的感恩之情,又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堅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