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月 / 作者:李石 |
望崖相送欲凌虛,未擬邊州作陋居。
法令牛毛紛可笑,使君馬尾自能書。
白云度嶺愁方寸,黃瘴埋沙費掃除。
列戟橫琴果何擇,一窗秋月竹疏疏。
|
|
秋月解釋: 《秋月》是宋代李石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秋月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同時也融入了對社會現(xiàn)象和個人處境的觀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望崖相送欲凌虛,
未擬邊州作陋居。
法令牛毛紛可笑,
使君馬尾自能書。
白云度嶺愁方寸,
黃瘴埋沙費掃除。
列戟橫琴果何擇,
一窗秋月竹疏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的意境清新、意蘊豐富。詩人以秋月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社會現(xiàn)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個人命運的思考。
首句“望崖相送欲凌虛”,表現(xiàn)了詩人站在崖邊,目送秋月直沖云霄的壯麗景象,意味著詩人的追求和超越欲望。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原本沒有打算在邊州安家,但卻無奈地在這里豎起了簡陋的居所,這可能是對現(xiàn)實境況的隱喻。
接下來的兩句“法令牛毛紛可笑,使君馬尾自能書”,揭示了詩人對社會現(xiàn)象的諷刺。法令繁多且瑣碎,像牛毛一樣紛紛擾擾,讓人感到荒謬可笑。而使君的馬尾卻可以成為自己書寫的工具,暗示了詩人在艱難環(huán)境下依然保持自己的獨立精神和創(chuàng)作能力。
接下來的兩句“白云度嶺愁方寸,黃瘴埋沙費掃除”,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憂愁和困惑。白云飄過山嶺,讓人感到心情沉重,而黃瘴覆蓋的沙地需要費盡力氣清掃,暗喻了社會的困境和個人的努力。
最后兩句“列戟橫琴果何擇,一窗秋月竹疏疏”,通過描繪戰(zhàn)爭和音樂,展示了對人生選擇的思考。戰(zhàn)爭的戟列橫亙,琴聲凄涼,讓人面臨抉擇;而窗外的秋月和竹林疏疏,給人以寧靜和安慰。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社會現(xiàn)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抉擇的思考,同時也體現(xiàn)了他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和對個人獨立精神的崇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