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澄師還昭覺 / 作者:李石 |
遠出蒙霜雪,重來歷歲時。
贈師拄杖子,似我簸箕兒。
芳草隨西度,巖花向北垂。
莫忘香一瓣,滄海白鷗期。
|
|
送澄師還昭覺解釋: 《送澄師還昭覺》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遠出蒙霜雪,重來歷歲時。
贈師拄杖子,似我簸箕兒。
芳草隨西度,巖花向北垂。
莫忘香一瓣,滄海白鷗期。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送別澄師回到昭覺的情景。詩人遠離家鄉,歷經寒冬的冰霜和雪雨,又經歷了一年的時光,如今澄師重返故地。詩人將一把拄杖子贈送給澄師,比喻彼此間的情誼。詩中還描繪了芳草隨著西風飄散,巖花垂向北方的景象。最后,詩人寄托了對澄師的祝福,希望他不要忘記這片香氣,如同大海中的白鷗一樣,期待著再次相見。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送別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澄師的深情厚意和對未來再相聚的期盼。詩中的自然景物描寫細膩而生動,如蒙霜雪、芳草隨風、巖花垂向北方等,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同時,詩人借用了拄杖子和簸箕兒的比喻,把情感與客觀事物相結合,增加了詩詞的趣味性和形象感。最后兩句以寓意深遠的方式寄托了對澄師的祝福,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未來相遇的美好期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深情和對友誼的珍視,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給予詩詞以更廣闊的意境。這首詩既有情感的表達,又有景物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友誼和未來的美好期待,是一首充滿溫情和寓意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