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鐘陽僧寺 / 作者:李石 |
遠客來投宿,高人已閉門。
白沙分遠水,紅樹帶煙村。
僻徑逢僧覓,登山見佛尊。
清風惜秋稼,積雨掃云屯。
|
|
宿鐘陽僧寺解釋: 《宿鐘陽僧寺》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宿鐘陽僧寺
遠客來投宿,高人已閉門。
白沙分遠水,紅樹帶煙村。
僻徑逢僧覓,登山見佛尊。
清風惜秋稼,積雨掃云屯。
詩詞中的遠客來到鐘陽僧寺,希望能夠在此投宿。然而,高人已經關上了門,可能是指寺院中的高僧已經閉關修行,不見外客。詩中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禪意的景象。
"白沙分遠水,紅樹帶煙村",這兩句描述了寺院周圍的景色。白沙和遠水相間,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紅樹則帶有煙霧般的色彩,伴隨著村莊的存在。
"僻徑逢僧覓,登山見佛尊",這兩句表達了遠客在僻靜的小徑上遇到了一位僧人,他們一同登上山頂,見到了佛像。這里的僧人和佛像象征著修行與智慧,遠客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得以尋求靈性的指引。
"清風惜秋稼,積雨掃云屯",這兩句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清風吹拂著豐收的秋稼,感受到秋天的宜人氣息。同時,積雨掃云屯,暗示著雨水的積聚,預示著即將來臨的變化。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寺院的寧靜與僧人的修行,以及自然界的變化,展現了遠客在這個僻靜之地尋求心靈慰藉和啟迪的心情。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人與自然、人與宗教的關系,給人一種寧靜、超脫塵世的感受。整體上,這首詩詞以景物寫人,通過寺院、自然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清凈與修行的追求,傳遞出一種超越日常煩惱的寧靜與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