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翦梅(憶別) / 作者:李石 |
紅映闌干綠映階。
閑悶閑愁,獨自徘徊。
天涯消息幾時歸,別后無書有夢來。
后院棠梨昨夜開。
雨急風忙次第催。
羅衣消瘦卻春寒,莫管紅英,一任蒼苔。
|
|
一翦梅(憶別)解釋: 這首詩詞《一翦梅(憶別)》是宋代詩人李石創作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時光流逝和生活變遷的感慨。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和賞析:
紅映闌干綠映階,
紅梅花映在窗欞上,綠梧桐葉映在臺階上。
這種景象似乎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氣勃勃。
閑悶閑愁,獨自徘徊。
無所作為,心情沉悶,孤獨地徘徊。
詩人的心情顯然不太好,充滿了憂慮和無奈。
天涯消息幾時歸,
不知遠方的消息何時才能傳回來,
詩人對遠方的思念和期待在這句話中表現得深刻。
別后無書有夢來。
離別后無書信可寄,只能通過夢境來相見。
這句話揭示了詩人對離別情感的愈發深刻,夢境成為了唯一的寄托。
后院棠梨昨夜開,
院子里的棠梨樹昨夜開放。
這一景象突顯了自然的變化,與詩人內心的感情形成鮮明的對比。
雨急風忙次第催。
雨勢急速,風也快速地吹動,一切都在匆匆忙忙地進行。
這句話可視為對時間流逝的象征,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焦慮。
羅衣消瘦卻春寒,
輕薄的羅衣使人顯得瘦弱,然而春天的寒冷依然存在。
這句話表現出詩人在離別后感到的身心俱疲,無法擺脫內心的寒冷和冷漠。
莫管紅英,一任蒼苔。
不要再理會紅色的梅花,讓它自己被苔蘚所覆蓋吧。
這句話暗示著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已經足夠,現在只想忘記,讓一切成為過去。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法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反映了時光流逝和人事如夢的主題。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未來的無奈。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清麗的語言和深刻的情感,傳達了離別的苦痛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是一首充滿詩意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