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江南 / 作者:李石 |
重陽日,四面雨垂垂。
戲馬臺前泥拍肚,龍山路上水平臍。
渰浸倒東籬。
茱萸胖,黃菊濕齏齏。
落帽孟嘉尋蒻笠,漉巾陶令買蓑衣。
都道不如歸。
|
|
望江南解釋: 《望江南》是宋代李石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重陽日江南的景象。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望江南
重陽日,四面雨垂垂。
戲馬臺前泥拍肚,龍山路上水平臍。
渰浸倒東籬。
茱萸胖,黃菊濕齏齏。
落帽孟嘉尋蒻笠,漉巾陶令買蓑衣。
都道不如歸。
譯文:
望著江南,
重陽節的日子,四面雨水垂垂。
戲馬臺前泥濘拍打著馬腹,龍山路上的水平到臍。
淋濕了東邊的籬笆。
茱萸果子飽滿,黃菊花濕漉漉。
落下帽子的孟嘉在找蒲帽,漉巾的陶令去買蓑衣。
大家都說不如回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日江南的景象。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而江南地區的秋天特別濕潤,雨水不斷。詩中通過描寫雨水、泥濘和濕漉漉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秋天的感受。詩中還提到了一些人物,如戲馬臺上的戲子、買蓑衣的陶令等,通過這些人物的形象,增加了詩詞的生動性。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江南秋天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江南秋天的濕潤和涼爽。詩中運用了一些形象的描寫,如泥拍肚、水平臍、黃菊濕齏齏等,使詩詞更具有生動感。最后一句“都道不如歸”,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歸心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秋天的深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給人以詩意盎然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