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清明俯近,感嘆偶成,寄子賤舍人) / 作者:李光 |
自笑客行久,新火起新煙。
園林春半風暖,花落柳飛綿。
坐想稽山佳處,賀老門前湖水,欹側釣魚船。
何事成淹泊,流轉海南邊。
水中影,鏡中像,慢流連。
此心未住,贏得憂患苦相纏。
行盡荒煙蠻瘴,深入維那境界,參透祖師禪。
宴坐超三際,瀟灑任吾年。
|
|
水調歌頭(清明俯近,感嘆偶成,寄子賤舍人)解釋: 《水調歌頭(清明俯近,感嘆偶成,寄子賤舍人)》是宋代李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自笑客行久,新火起新煙。
園林春半風暖,花落柳飛綿。
坐想稽山佳處,賀老門前湖水,欹側釣魚船。
何事成淹泊,流轉海南邊。
水中影,鏡中像,慢流連。
此心未住,贏得憂患苦相纏。
行盡荒煙蠻瘴,深入維那境界,參透祖師禪。
宴坐超三際,瀟灑任吾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李光對自己漂泊客居的感慨和思索。他自嘲自己長時間的旅行,就像是點燃了新的篝火,升起新的煙霧,意味著新的開始。描繪了早春園林中微風暖煦,花兒飄落,柳枝飛舞的景象。詩人坐著思索,想到了稽山的美景,想到了賀老門前的湖水,側身倚靠著釣魚的船只。他感慨自己如何陷入了漂泊之中,四處流轉到南海的邊界。水中的倒影,鏡子中的影像,緩慢地流淌著。詩人的心還沒有停留下來,不斷地面對著憂患和痛苦。他行走過荒涼的煙霧和險惡的瘴氣,深入到維那的境界,領悟了祖師的禪宗思想。他在宴會上坐下,心境超越了塵世的局限,自由自在地度過自己的年華。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感慨為主題,展現了作者對漂泊生活的思考和對心境的追求。通過描繪春天園林的景色,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在思索之中,回憶起了美好的地方和景色,但又意識到自己被困于漂泊之中,無法停留。水中的倒影和鏡子中的影像象征著詩人內心的不穩定和流轉不定的狀態。詩人的心境不斷受到憂患和痛苦的困擾,但他通過經歷荒涼和險惡的旅途,深入到禪宗的境界,獲得內心的超越和解脫。最后,詩人在宴會上坐下,心境超越了塵世的束縛,瀟灑自在地度過自己的年華。
整首詩詞以流暢自然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的抒發,展示了詩人對自由、美好和心靈解脫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