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鵲引 / 作者:宋自遜 |
彼烏鵲兮,無異眾禽之鳴。
吉兇在人兮,彼鳴何心。
吁嗟人兮,萬物之靈。
不能自信兮,占吉兇於二禽。
|
|
烏鵲引解釋: 《烏鵲引》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宋自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彼烏鵲呀,鳴叫與其他禽鳥無異。
吉兇在于人呀,它的鳴叫有何意圖。
唉,人呀,萬物之靈。
不能自信呀,卻在兩只禽鳥中占卜吉兇。
詩意:
《烏鵲引》這首詩詞表達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和相互關系。烏鵲作為一種禽鳥,它的鳴叫聲與其他禽鳥并無不同,但吉兇之禍卻取決于人的心態和行為。詩人感嘆人類作為萬物之靈,卻無法自信地判斷吉兇,只能求助于外部的象征,如觀察鳥的鳴叫來推測吉兇的預兆。
賞析:
《烏鵲引》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揭示了人類對自身命運的不確定性和渺小感。烏鵲作為一個普通的鳥類,其鳴叫聲并沒有特殊之處,但在人的心中,它的叫聲卻有時被賦予了吉兇的象征意義。詩人通過烏鵲引發的思考,提醒人們要認識到自然界中的種種跡象,并將其與自身的命運聯系起來。
詩中的"吁嗟人兮,萬物之靈"表達了人作為萬物之靈的無奈和自省,人類雖然是自然界中最有智慧的生物,但卻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詩人用"吁嗟"來描繪人類的嘆息,表達了對于人類局限性的思考和無奈。
最后兩句"不能自信兮,占吉兇於二禽"則表達了人們對于吉兇的迷信和依賴。人們通常會尋找一些外部的預兆或符號來預測自己的命運,這種行為反映了人類對未知的渴求和對自身控制力的不足。
總的來說,《烏鵲引》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通過對烏鵲和人類關系的描繪,傳達了對人類存在的思考和對命運的迷茫感。這首詩詞啟示人們在面對未知和命運時要保持冷靜和自省,不能過度依賴外部的征兆來決定自己的行動和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