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偶成四首 / 作者:廖行之 |
殘花自開落,遲日半晴陰。
翡翠山容暗,蒲萄江漲深。
綠楊渾作絮,黃鳥欲成瘖。
春事今如許,誰能首酒斟。
|
|
暮春偶成四首解釋: 《暮春偶成四首》是宋代廖行之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殘花自開落,
遲日半晴陰。
翡翠山容暗,
蒲萄江漲深。
綠楊渾作絮,
黃鳥欲成瘖。
春事今如許,
誰能首酒斟。
譯文:
殘落的花朵自然開放,
太陽遲遲地半遮半掩。
翡翠山容顏漸暗淡,
蒲萄江水漸漸膨漲。
綠柳如霧彌漫成一團,
黃鳥欲欲叫聲變得低沉。
如今的春天情景如此,
誰能首先斟滿酒杯。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和對春天的獨特體驗。春天是萬物復(fù)蘇、生機勃發(fā)的季節(jié),然而詩中所描繪的春天并非明媚繁花,而是一種微妙的狀態(tài)。殘落的花朵、半遮半掩的陽光、暗淡的山容以及膨漲的江水,都展現(xiàn)出一種淡然而富有禪意的景象。綠柳如霧,黃鳥低沉的鳴叫,更加強調(diào)了這種寧靜而內(nèi)斂的春天氛圍。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春天的珍視和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同時也反映出人生短暫而珍貴,需要珍惜當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詞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憑借著細膩的觀察和敏銳的感受,展現(xiàn)出一種清新、寧靜的美感。通過運用意象和對比等修辭手法,詩人將自然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中,表達了對時光的深沉思考和對生命的珍視。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于春天的感悟,以及對于人生短暫性質(zhì)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感悟。它不僅描繪了自然景物,更融入了人的情感和思考,使詩意更加深遠。通過這首詩,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的寧靜與淡然,同時也引發(fā)對于生命和時間流逝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