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偶成四首 / 作者:廖行之 |
蒲渚生新漲,花蹊長綠陰。
微風將暑至,一雨共春深。
強聒燕何吻,卑喧蛙未瘖。
有懷無可奈,吟興發清斟。
|
|
暮春偶成四首解釋: 《暮春偶成四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蒲渚生新漲,花蹊長綠陰。
微風將暑至,一雨共春深。
強聒燕何吻,卑喧蛙未瘖。
有懷無可奈,吟興發清斟。
譯文:
蒲渚上漲新水,花徑上長滿綠蔭。
微風將夏日的炎熱帶來,一場雨共同深入春天。
燕子強行鳴叫,仿佛在親吻著夏天;蛙聲低沉而未停。
心中有思念卻無可奈何,唯有吟詠之情發自內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色和情感。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悸動和思緒。
首先,詩人描述了蒲渚上漲的新水和花徑上長滿的綠蔭,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充滿活力的景象。微風吹來,預示著夏天的臨近,同時也帶來了一場深入春天的雨。這種微妙的交替和過渡,使得詩中的春意更加濃郁。
其次,詩人通過燕子和蛙的描寫,表達了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歡聲笑語。燕子的鳴叫聲有力而清脆,仿佛在親吻夏天的到來;而蛙聲低沉,此時卻未曾停息。這種對自然聲音的描繪,增添了生動感和層次感。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思緒和情感。他有所思念,但又無法得到滿足,只能通過吟詠來抒發內心的感受。吟詠的情感發自內心,清澈純真,如同清酒般的香醇。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變化和生物的聲音,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人采用簡潔而意味深長的語言,使得詩詞充滿了韻味和意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和自然界的聲音,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悸動和情感的流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