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晚菊三首 / 作者:廖行之 |
覉寓窮秋幾許清,晚芳猶爾亦何榮。
東籬舊豈論余子,三徑今應愧老成。
氣吐耐堪供飲興,登臨那得廁群英。
節(jié)華要是丈人行,俗眼誰知省屈平。
|
|
和晚菊三首解釋: 《和晚菊三首》是宋代廖行之創(chuàng)作的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秋菊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景色以及自身境遇的感慨。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菊為中心,通過描繪秋菊的美麗和傲立不群的姿態(tài),詩人表達了對秋天的推崇和對自身命運的思考。
詩詞中的第一首,詩人提到“窮秋幾許清”,形容秋天的清涼。秋菊雖然是花卉中的一員,但它在寒冷的秋季依然能夠綻放出美麗的花朵,顯示出它的堅韌和獨特的品質。詩人接著寫道“晚芳猶爾亦何榮”,表達了對秋菊在秋天中依然能保持芬芳和榮耀的敬佩之情。
第二首詩詞中,詩人提到“東籬舊豈論余子”。通過東籬一詞,詩人暗示自己的低微身份,強調自己是普通人家的子弟。然而,詩人并不因此而自卑,他表達了自己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自信和驕傲。他寫道“三徑今應愧老成”,暗示自己在文學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成就,對于他來說,年歲增長并不會減損他的才華。
第三首詩詞中,詩人以寫景入手,描繪了秋菊的氣息和景色。“氣吐耐堪供飲興,登臨那得廁群英”。通過描寫秋菊綻放的芬芳,詩人表達了自己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豪情與自得。詩人將自己比作丈人,以丈人行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認為自己的作品應該足夠優(yōu)秀,不僅能供人飲用,還能使人受益。然而,詩人也意識到自己的作品可能不為眾人所知,他說“俗眼誰知省屈平”,暗示自己的作品可能會被大眾忽視,只有懂得欣賞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才華和價值。
廖行之的《和晚菊三首》通過描繪秋菊的美麗和自身的境遇,表達了對秋天的贊美和對自身才華的自信。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精確的描寫展現了秋菊的傲立和詩人的自得,既表達了對秋天的景色的喜愛,又抒發(fā)了詩人對自己文學成就的自豪和對社會眼光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