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諳宣教秉二首 / 作者:廖行之 |
銘旌搖曳淚沾巾,為惜賢才生死分。
樂道喜陪今漫道,高文誰與共論文。
西湘岸腳送霜雨,明月嶺頭留暮云。
有子登科真不朽,它年勛鼎慰嚴君。
|
|
挽諳宣教秉二首解釋: 《挽諳宣教秉二首》是宋代廖行之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銘旌搖曳淚沾巾,為惜賢才生死分。
銘旌:銘記的旌旗;搖曳:搖動;淚沾巾:淚水沾濕巾帕。
詩中描繪了銘記的旌旗在風中搖動,作者悲痛地淚水濕透巾帕。這是為了紀念、懷念那些因為生死而分離的賢才。
樂道喜陪今漫道,高文誰與共論文。
樂道:指道學;喜陪今漫道:歡欣地走在今日的官道上。
作者欣喜地陪伴在今日的官道上,一同追求崇高文化。高尚的文化需要有人共同探討和論述,作者呼喚有志之士共同參與。
西湘岸腳送霜雨,明月嶺頭留暮云。
西湘:指湖南西部的湘西地區(qū);岸腳:湖岸邊;送霜雨:送別時下霜雨;明月嶺頭:明亮的月亮掛在嶺頭;留暮云:夕陽的云彩停留。
詩中描繪了在西湘的湖岸邊,送別時下著霜雨,而明亮的月亮掛在嶺頭,夕陽的云彩停留。這種景象暗示著辭別的憂傷和離別的情感。
有子登科真不朽,它年勛鼎慰嚴君。
有子:指有子之才的學子;登科:考中進士;真不朽:真正不朽。
詩中表達了對那些考中進士的有才之子的贊賞和敬意,認為他們的名字將會流傳下去,永不磨滅。將來有朝一日,他們的成就將會安慰嚴君(或指嚴重身故的人)。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優(yōu)秀人才的珍惜和懷念,以及對高尚文化的追求。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詩詞展現(xiàn)了離別的悲傷和對英才的贊美,同時傳遞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文化傳承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