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謠 / 作者:李商隱 |
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
海底覓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
借得龍堂寬,曉出揲云發。
劉郎舊香炷,立見茂陵樹。
云孫帖帖臥秋煙,上元細字如蠶眠。
|
|
海上謠解釋:
海底覓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
借得龍堂寬,曉出揲云發。
劉郎舊香炷,立見茂陵樹。
云孫帖帖臥秋煙,上元細字如蠶眠。
《海上謠》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以及人們對過去事物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展望。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李商隱獨特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慨。
詩中的桂水和江都是水流,桂水更寒冷,江水稍溫暖,用來描述秋天的寒冷。玉兔秋冷咽,借助玉兔這一虛構的形象,表達了秋天極寒的感覺。
第二句中的海底覓仙人,表達了詩人的寂寥之感,并渲染了秋天的寒冷和凄涼。香桃如瘦骨,形容了桃子的瘦弱和虛弱,進一步加強了寒冷的感覺。
第三、四句描述了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描繪了紫鸞(一種傳說中的神鳥)在秋天不愿意起舞,它的羽毛仿佛是一片片雪花,增加了詩中的冷感和凄涼。
接著是借得龍堂寬,曉出揲云發,在寒冷的秋日里找到一處溫暖和寬敞的地方,欣賞著晨曦擴散的云霧,寫出了希望和溫暖之感。
劉郎舊香炷,立見茂陵樹,這兩句描述了詩人在茂陵樹下看到劉郎的舊時香炷,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
最后兩句,云孫帖帖臥秋煙,上元細字如蠶眠,以細蠶眠喻劉公墓前的字跡,表達了詩人對劉公的尊重和懷念之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寒冷的秋天景象,以及對過去回憶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逝去時光的緬懷。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自己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