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氏歸來園 / 作者:廖行之 |
十畝江頭地,今時靖節園。
輞川慚畫古,綠野謾名存。
自有菊成徑,何須花滿原。
是間無俗物,不用閉松門。
|
|
向氏歸來園解釋: 《向氏歸來園》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畝江頭地,今時靖節園。
輞川慚畫古,綠野謾名存。
自有菊成徑,何須花滿原。
是間無俗物,不用閉松門。
詩意:
這十畝江邊的土地,如今成了寧靜莊園。
我慚愧于輞川的畫作,而綠野的名聲卻虛假存在。
這里有自成一徑的菊花,何必讓花朵遍布整個原野。
這個地方沒有世俗的物質財富,無需關閉松門。
賞析:
《向氏歸來園》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對十畝江頭地的描繪,展示了一個靜謐、寧靜的莊園場景。作者提到自己對輞川畫作的慚愧,表達了對傳統藝術的敬仰與自卑之情。與此同時,他也指出了綠野的名聲虛假,暗示了對世俗虛榮的批判。
詩中的菊花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自成一徑。菊花是秋季的象征,也是高雅、高潔之花,與莊園的寧靜氛圍相得益彰。作者提問:“何須花滿原”,表明他對于浮華世界的冷漠態度,認為自己的莊園已經足夠美好,不需要追求外界的繁華。
最后兩句“是間無俗物,不用閉松門”表達了作者對這個莊園的獨特看法。他認為這個地方沒有世俗的物質財富,但卻無需將莊園與外界隔絕。這種開放態度反映了作者對自然、寧靜和淡泊名利的追求。
總而言之,《向氏歸來園》以簡潔、深沉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寧靜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時也對世俗虛榮持有批判的態度。通過對莊園景觀的描繪和對菊花的贊美,傳遞出一種追求內心寧靜和超脫塵世的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