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韻雜興 / 作者:廖行之 |
夏葛冬裘等一衫,飛黃跛鱉謾同驂。
人情展轉憐風月,世路沈迷泣北南。
我已灰心忘厚味,誰其緘口罷游談。
如今欲問西來意,便掛僧牌報放參。
|
|
用韻雜興解釋: 《用韻雜興》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夏葛冬裘等一衫,
飛黃跛鱉謾同驂。
人情展轉憐風月,
世路沈迷泣北南。
我已灰心忘厚味,
誰其緘口罷游談。
如今欲問西來意,
便掛僧牌報放參。
詩詞以對比手法描繪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困惑。詩的開頭,夏葛與冬裘被并列,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照,反映了作者生活的貧寒與艱辛。飛黃與跛鱉也是對比的象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追求與現實之間的沖突。
詩的第三、四句表達了作者對風月之情的憐憫和感慨,揭示了人情世故的變化和社會的迷茫。作者對于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和風月之間的轉換感到憐憫,同時對于自己在世途中的困惑和迷失感到悲傷。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物質和名利的追求已經失去了興趣和熱情,對于世俗的游談也感到厭倦。他認為現在想要尋找真正的意義和價值,應該去問問西來的僧人,意味著希望借助佛家的智慧來尋找內心的出路。
整首詩以對比和反諷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矛盾和迷茫,同時透過詩中的景物和情感,揭示了人情世故的變幻和社會的荒謬。作者通過對比和比喻,表達了自己對于內心價值的追求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最終寄望于佛家的智慧能夠給予自己答案。整首詩以清新的語言和深刻的情感,呈現出了宋代士人在紛繁世態中的心靈追求和對真理的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