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詩 / 作者:吳大有 |
多年書問斷,湖海竟悠悠。
一見心雖滿,相看淚忽流。
彩煙山色暮,碧瀨月痕秋。
明日登程去,鹡鴒河上愁。
|
|
雜詩解釋: 《雜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大有。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多年來書問中斷,
湖海無邊無際。
初次相見心已滿,
相互凝望淚水流。
彩霞染山色黃昏,
碧瀨留下月光斑。
明日踏上旅途去,
河邊鳥鳴添愁歡。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吳大有在多年間與朋友失聯的感受,他與湖海相伴,書寫了許多年,但與友人的聯系斷絕了。當他們再次相見時,內心充滿了喜悅,相互凝望時不禁流下了眼淚。黃昏時分,彩霞染紅了山色,碧瀨中的月光在秋夜中留下痕跡。明天,詩人將踏上旅途,離開這里,而鹡鴒在河邊的鳴叫增添了他的憂愁和離別的情緒。
賞析:
《雜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多年的孤寂與離別情感。詩人通過對湖海、山色、月光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情感。詩中的多年書問中斷和相見時的喜悅以及眼淚的流淌,展示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無奈。彩霞染山色暮和碧瀨月痕秋的描寫,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種淡淡的哀愁和離別的憂傷。最后,詩人明日登程離去的情景和鹡鴒河上的愁鳴,進一步強化了詩中的離別情緒。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具象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友情和離別的真摯感受,同時融入了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使整首詩詞更富有情感和意境。它將讀者帶入了詩人內心的體驗和情感世界,引發人們對友情和離別的思考和共鳴。 |
|